夷夏纵横谈之十:欧西文明的使命和局限

 

欧西文明是人类文明第四期统合文明的代表,是人类精神科学阶段的结晶,融合了基

督教文化和由阿拉伯世界反传过来的古希腊-罗马文明成就而诞生的,意大利的文艺复新,

德国的宗教改革,法国的启蒙时代和大革命是对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再创造。

 

在对基督教的改革中,欧西人创立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概念和人权理论,并将之作为

普世精神,这样他的文明就达到了绝对化,逐渐转为封闭保守,而走向衰落。

 

美国文化和俄罗斯文化作为欧西文明的子系统由于前者年方鼎盛,族群复杂,后者族群

单一,源流与西方文化略异,可能会走出封闭,但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遏止,人类新文明

的诞生如果不对绝对化的人权观念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概念作出较大的修正,整个人

类文明都将随着欧西文明的衰落逐渐封闭保守,并洋洋自得于经济繁荣,科学昌盛的虚

华假象,其实文明的本质却变得思想肤浅,意志薄弱,物欲横流,道德衰微。

 

人类新文明是全球性的综合文明,也许可定义为人类精神发展的信息阶段,高科技的发

展,和经济的繁荣只是为这一文明的诞生奠定物质基础,但新文明不可能建立在一种旧

观念上。

 

人类文明是一个巨大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开放性系统,虽然复杂多变,但也有其更为重要

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原则,对文明内部和外部的观照以及处理各种问题,都必须兼顾到文明

各环节的互动关系。

 

民族的分布与迁徙,科技传播,经济起伏,社会治乱,国家兴亡,道德升降,宗教盛衰,

思想鼎革与文化荣枯等这些现象都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且这些因素的消长同样

受到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制约(环境甚至成为今日世界的主题)。

 

人类文明史是一个天地人三合一的有机系统,是一个不断分化又不断统合的过程。“天下

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怎样使人类文明不致落入历史上各优秀文明最终衰亡的窠穴,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和历

史上各大文明的综合期一样,人类综合文明最大的危险在于对文明成就的综合过程中,建立

起一个绝对化的封闭系统,使本来作为文明系统主体的人和精神异化为系统的对象和奴仆,

缺乏创造性。

 

全球化是以欧西文明为代表及主宰的人类文明第四期统合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欧洲各国

作为先行者,日本作为后进者,他们都失去的统合世界的历史时机,而日本其实是根本没

有机会的,因为日本文化(文明)本质上是封闭保守的,美国成为这一潮流的执行者和这

一历史阶段的最大受益者,正猛力推行全球化政策,大有吞并世界之势。

 

但人类第四期文明(科学的统合性文明)的真正目的却不仅仅是为人类带来相对于自然的

征服性自由,也不是为欧西人和信仰其理念的人建立一种对自然掠夺的平等关系,或者为

另一部分由于缺乏科技而沦为被掠夺者就采取与前者斗争的关系,更不是由于人人自由而

平等所以就可以博爱了,而在于科学文明由于其科学和理性的禀赋成为人类文明第四期的

范式,应当为人类寻找出某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精神的和谐。

 

在文明初期,人类对世界的解释是神话的,古朴文明的目的也在于寻求人与神的和谐,

那时候的神是原始的自然之神或者部族的祖宗,犹太人在总结了两河与埃及的文明成

果后编纂了《旧约圣经》。

 

人类文明古典期 的目的却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自然同样包括社会,这是人的

第二自然,战国秦汉人在不受任何其他文明的影响和羁绊下独创了由孔之“仁”,孟

之“义”,而转化为荀之“礼”,韩非之“法”而最终鼎定中国人中庸却不朽的“天

人合一”的理念,《学》,《庸》,《语》,《孟》四书和《诗》,《书》,《礼》,

《易》,《春秋》五经成为宝典,《春秋》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中庸,夏日长而冬夜

永,只有春秋两季,白天黑夜差不多长,符合宇宙守恒律。

 

人类文明的第三期即文明的混合期,人类寻求的是人与精神的和谐,精神是神与自然

的统一,不过,当人类发现精神的伟大时,后果有时是可怕的,朱熹要“存天理,灭人

欲”,而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变成了毫无人性的野蛮,只有承继了两河传统,融合了古

希腊和印度的真知,中国人的科技(四大发明),犹太人和基督徒的信仰的阿拉伯人堪

称楷模。阿拉伯文明在哲学,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技术等方面都有长足的

发展,而成为古希腊-罗马文明和近代欧西文明的桥梁,有其地理优势,他处在各大文明

之间。

 

而同时代的唐宋文明不但地处偏隅,没得比较,且唐帝国统治者姓李,门面上要遵循汉人

旧制的祖先崇拜,拜道祖太上老君李耳,事实上为了统治这么大的帝国,又不得不拜先师

孔子,以安士子之心,更要命的是他们的祖先一大部分来自信奉佛传的西域,他们自己

也是“心有所戚焉”,因此唐人几百年就在儒释道三家游离徘徊,没能建立起一个思想

和精神统一的帝国。唐朝是诗人的国度,每讲唐诗,我们就要说到王维,李白和杜甫,而

王维是诗佛,李白是诗仙(仙是道家),杜甫是诗圣(圣是儒家),而唐诗和唐朝的书法,

绘画,舞蹈,音乐等一样是文化的外观,它们的兴盛正是因为它们没有主导思想的缘故。

 

纵观有唐三百年,没有一个象样的哲学家,韩愈这种人也配食孔庙,主要是靠他自己的吹嘘,

和其余人特别是宋人的吹捧,可见唐人和后于唐的人(绝大部分是知识分子)思想的匮乏。

如果唐朝还真的有个人思想的话,他就是禅宗六祖惠能,他思想一流,却是个文盲,他对

中国人(包括文人)的影响是超过李白,杜甫,韩愈。

 

禅宗的思想在宋朝被朱熹融入了他的理学系统,明朝王阳明心学的禅宗意味就更严重了。

禅宗,理学和心学都没能象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和欧西人的新教一样把民族或族群的思想

和文明方式改造成一个开放积极的系统,而是走向绝对化,走向封闭和保守,这当然是由于

宋元明清四代政治一统,稳定压倒一切的缘故,同样也是文明机制的必然性,文明机制越

完备,文明成就越辉煌,他留给后人的担子就越重,历史的包袱就越沉,改革就会一次

一次的失败,清人承袭了明朝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制,但许多方面有所调整,还是敌不了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好象沧海一粟,掉进了深渊(有人说是酱缸),连族都亡掉了,还不如

蒙古人,一看情势不对,带着人马,全部撤出关外,照旧放羊牧马,满人受得了汉人的

繁文缛礼,就只能和“礼仪之邦”的中华上国同生死,共存亡了。

 

中国近代经历了太平天国,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人民共和国,还要加一次

改革开放,才渐渐赶上人家,仍旧问题一大堆,这就是因为祖宗太厉害了,他留给我们的

文化遗产象一座山压在我们的肩头和心上,弃了不但可惜又觉不孝,不弃吧又举步维艰。

 

日本的文化是从我们这儿无偿无抵押借去的,用了很久都不错,到了近代就不行了,

顺手扔掉,又去借了欧西人的东西用,明治维新那么一下子就抖了起来,还找以前

借主的麻烦,不过,欧西人的东西也不见得能用很久,有一天他们又会仍掉,再找人

借东西用,日本人就这么借东借西,硬是造不出自己的东西来,学得快也扔得快。

 

为什么说日本人有一天会把他从欧西人那里借来学来的东西也扔掉呢?这就和欧西文明

本质上的缺陷和欧西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第四期人类精神科学阶段的历史局限有关。

 

上面说到古朴文明(前古典文明)在于寻求人与神的和谐,古典文明在于人与自然的

和谐,混合文明(后古典文明)在于人与精神的和谐,而近代科学文明的目的和使命

应该是寻求人与神,自然和精神的和谐发展,这一目标当然只能以后才能完成,在科学

和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杀死了神,奴役了自然,抛弃了精神,而将技术与法律

供奉起来进行膜拜,科学已变相为新的神话,新的宗教。

 

欧西文明有成为真正科学文明的条件,但只成为了技术文明,在美国和日本文化上充分

表现出来,世界仍然得不到飞跃,让一个没有神明,鄙弃自然,蔑视精神,崇尚技术的

人遨游太空是可笑的,他只发现了人类的渺小。

 

人类如果能伟大的话,他必须理解到神即自然,自然即精神,人类是神,自然和精神的

汇合,缺一不可,即便如此,挑战也是巨大无比的,人能否成为神,自然,精神的统一

体,还要看宇宙史发展的规律。

 

将神(人亲近神圣的 本性)排除在外,将自然只作为对象,对精神不屑一顾的科学,

仅仅是一门技术而已。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 。”道作为一切事物(包括精神)的根源,并贯穿万有。

道,天,地,人是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四个系统中道制约着天,天制约着地,

地制约着人,他们间的相互关系是层级的,不是对立的,

人既不能自由独立于地天道,更不能向他们要求平等,只有顺应自然,和谐共处,

均衡发展,人才能避开被湮没的危险。

 

在宇宙中,人为四大之一,虽然叨陪末座,却是荣耀已极,但狂妄的宣称,宇宙的存在

是为了让人这种智慧生物的出现则贻笑大方,让人啼笑皆非了。

 

人能在万物之中脱颖而出,完全是宇宙自然发展的结果,但人能够有意识有理智地组成

社会,实现自身,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体现道的伟大,这和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道本身

对人类并无偏爱,如果道真有人格的话(就象宗教神具有爱恨性格),他也许会对人作出

赞赏,就象他曾经毁灭了一些堕落的人类。

 

人类走过神话阶段,自然哲学阶段,到宗教阶段到达当前的科技阶段,他有今天的成果是

不容易的,因为一万余年对于自然史(地球,五十亿年)和宇宙史(一百五十亿年)来说,

仅仅是一刹那,即便是加上从类人猿到新人类的几百万年,也不过是一瞬间,人类的成果

只有人类才能作出估量,一般的估量方式都高估了人类的价值。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也许能最终揭露自然界的真理,从而在更高层次

上体现道的伟大,但不要希望道或上帝的恩赐。人格化的道和上帝是神话和宗教的一厢

情愿,祭祀和礼拜都不能对神或道作出任何影响,因为人本身反映和体现着神和道,人

是天地之子,也即自然,外在于人的神道是不存在的。

 

人只有弘扬自身内部的神性道性才能发展,无法祈求任何外在力量。

 

从古到今人类各大文明都经历了从生到死的过程,两河与埃及的古朴文明被犹太人总结成

一本《旧约圣经》,但犹太人没有文明,不是因为他没有这个历史契机,而是从来就不存在

一个单一民族的文明。一个独特的民族文化必须通过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手段对

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征服,融合,才能归纳出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文明。

 

基督教完成了这一工作,犹太文化被永远禁锢在《旧约圣经》中了,他是上古古朴文明的

活化石。

 

中国的古朴文明在夏商周三代,战国秦汉创造了人类最辉煌而全面深刻的古典文明,五胡

乱华,晋人南渡后,古典文明式微了。经过三百年的民族融合,混合文明在中国涌现出隋

唐的艳丽和两宋的博雅,但两宋的懦弱奠定了中华文明的衰落,明清已无文明可言,是唐

宋的简单复制,是唐宋的余辉。

 

人类文明统合期以欧西文明为代表,并且他是唯一的代表,欧西文明的缘起是对神权和专

制法权的怀疑和否定,因此在本质上(本体论上)是世俗的,物质的,个人性质的,其特

定的历史时期(科学阶段)发展出(方法论上)经验的,分析的,技术的文明方式,继而

在目的论上创造出以人权观念为主,以自由,平等,博爱为辅的三位一体式的幸福理论。

 

其历史使命造就其文明缺陷:物质与精神的对立,技术与道德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对立,

个人与社会的对立,这些都是当代文明无法解决的根本问题。

 

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一是贫困,南北差距日益扩大,二是环境,人的生存空间的质量

每况愈下,三是地区战争依然肆虐,大战的隐患仍未消除,四是基本的道德观念全部沦丧。

 

自由资本主义,非客观的唯物质主义,惟利主义,民族主义和不着边际的泛爱主义等形形

色色的思想高举着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的大旗,对自然和人类疯狂剥削,刻意欺骗 ,

庸俗文化泛滥成灾,色情与暴力充斥市场,到处是盲从信息的假科学,疯狂消费的假富足,

崇拜明星的假文化和拉帮结派的,吹吹打打的假政治。

 

世界上各个具有悠久源泉,独特个性的文明也统统被纳入这个唯权,唯利,不义不德的

全球化系统中,人类文明走到其顶端,要走下坡路了,科技正在对人类文明进行综合,

但欧西文明却已经无法完成其统一人类文明的使命,这个使命要有全人类来完成,在欧西

文明所创造的物质基础上,综合全人类的先进因素,建立人类统一新文明,阿拉伯世界,

东正教世界,印度世界和中国是有可能对欧西文明的弊端作出修正的四股力量,但世界

欧西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如果没有一个民族能创造出一种新的价值观,欧西文明的衰落

就会把整个世界都带入封闭保守最终腐朽的深渊。                  

夷夏纵横谈之九:中国,印度和希腊三大古典文明(下)
 
上篇说到,古希腊文明是海洋文明,印度和中国文明则是大河文明,但印度文明是大河文明的山地派,中国文明是大河文明的平原派。
    地理环境对文明形式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古希腊文明注重目的,印度文明注重源头,中国文明注重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古希腊文明是方法论的,印度文明强调思辨,而中国文明对历史情有独钟的原因。
    这三大文明后来的发展又如何呢?
    
    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物事发展到它的极端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泰极否来,否极泰来,盈不可久也。
    
    古希腊人辩才无碍,方法良多,可惜苏格拉底早就说过“知识就是知道自己无知”,所以亚历山大什么都没有采用,只遵循着最古老也最野蛮的方法来完成他的历史使命,这就是征服,尽管他的师长是亚里斯多德。
    
    印度人刨根问底,要找出真知的源泉,据说有“六十二见”,“九十六外道”,可思辨来思辨去,终于由我佛释迦思辨出一个“空”字来告诫世人,不仅人生,包括帝国,甚至知识本身都是空的,而且即使你知道了这一切都是空的时,你还不知道你是空的。不仅仅你,而且我,而且所有的你和所有的我加在一起都及不上他的那个他,都是空的。
    
    太玄了。幸好还有阿育王把这一切虚无缥缈的理论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伟大帝国。
    
    中国人是“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议论纷纭,以儒墨为显学,儒家张口尧舜禹汤,闭口文武周公,侈谈仁义,罔顾现实,墨家出于平民大众,却以大禹为宗,非功兼爱而信鬼神,要人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好象中国的耶稣一样,不过,也有人说他是印度来的头陀,不管怎样,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使国人总觉得别扭,即使是他的亲传弟子(巨子们),最后也都做了地方豪强,偶尔去行侠仗义一番。老庄对这个世界感慨失望之余,白日发梦,要回到上古曦皇的时代。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议论太多了,老是借古讽今,所以钟爱历史的中国人就会出一个秦始皇,放一把火把旧的东西统统烧掉,将那些食古不化的儒生送到古人那里去。
    
    诸子百家都是中国文明的启蒙者,并有大大的社会良心,不过社会发展得太快,连他们都跟不上,只能哀叹人心不古。真正跟得上形势并能作出总结,指明道路的只有法家,他们不崇古,不迷信书本,不法先王,韩非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采用了他的理论而创造了中国第一次的政治大一统。这份政治遗产被汉人继承,汉初以黄老之道治国,武帝时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都是障眼术,汉初黄老之道只为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基本上是经济政策,汉武帝独尊儒术则为教化人民,是教育政策,而政体政制上特别是帝王驾御臣下之术还是法家那一套,后来被汉宣帝一语道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霸王道杂之就是儒法并用,恩威并施,德刑并举。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要想政治统一,经济发达,文化昌明三者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从秦始皇亲政到汉武帝诏贤良整整一百年。孙中山的“民族,民生,民权”理论,刚好符合政治统一,经济发达,文化昌明的三阶段。
    
    战国秦汉文明是人类文明古典期的代表,文明古典期的特征是人的精神的觉醒,虽然古希腊人和印度人也很觉醒,不过,印度人悟过头了,古希腊人觉醒不够,孔子“敬鬼神而远之”,荀子“制天命而用之”都表现了中国人理智,现实而积极的人生态度,古希腊人就一直没有消除他们的有神论,而且还是多神论,苏格拉底就因为怀疑神而被判处死刑。
    
    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帝国(-336-323),中国的秦帝国(-221-207)和印度恒河流域的难陀王朝(-364-324)是古典文明第一次政治统一,在这期间,平民的势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秦始皇的母亲是邯郸歌妓,他父亲是被他母亲和商人吕不韦联手害死的,难陀王朝的建立者摩诃帕德摩-难陀的父亲是希苏那伽王朝末王,他的母亲据说出身首陀罗或妓女,与理发师私通,又说可能他本人是理发师,与王后私通而杀了国王然后篡权登基的,他们都可能是私生子,而亚历山大的父亲菲力普二世也是被王后奥林匹娅害死的,亚历山大的出身也可能并不纯正,这些历史疑案是真实还是本国和被征服国家没落贵族对伟人的诬陷和贬斥,都从侧面表现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代声音。
    
    不过,他们的帝国都是短命的。古典文明的政治统一必须重来一次。汉帝国,孔雀帝国和罗马帝国应运而生,文明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都到达其颠峰。
    
    孔雀王朝(-324-187)在阿育王(-273-233)统治期到达高潮,他本人则皈依了佛教,可惜在他死后帝国就分裂了。
    
    罗马帝国在政治和军事上和汉帝国不相伯仲,但罗马的文化是不能和汉文化相比的。汉文化脱胎于齐楚秦晋四大区域文化的合流,并且汉人和战国人是同一文明主体。罗马人本被希腊人视为野蛮民族,在对希腊文化的学习和摹仿中建立了自己的文化。 
    
    因此,罗马人的文明是被人教化的结果,而汉文明则是中国人自己摸索,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这个原因,汉文明在每次衰落后都能再振兴起来,能挺着胸面对强势的佛禅文化,而罗马文明在衰落时碰到基督教文化就一下子满盘皆输,只有稽首皈依了。
    
    中国文化是人类文明第二期古典文明(人类精神的哲学阶段)的结晶,在融汇了佛教文化后达到绝对化,“格物致知,养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子所注的四书(学庸语孟)和五经“放之天下而皆准”。
    
    唐宋文明是秦汉文明的复兴,属于人类文明第三期的混合文明,即人类精神的宗教阶段,混合文明是古典文明全面衰落后入主文明区域的蛮族与旧有文明种族的融合中脱颖而出的,它们的文明丰富多彩,绚丽瑰奇,只缺乏些思想深度。文明的代表还有拜占庭东正教文明,天主教查里曼帝国,阿拉伯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教戒日帝国等。犹以阿拉伯伊斯兰教文明为典型的混合文明。
    
    阿拉伯伊斯兰教文明继承发展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一神教义,并通过对拜占庭的学习,成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先知,《可兰经》就是终极真理,上帝唯一,不可能三位。
    
    阿拉伯伊斯兰教文明融合了东西文明的先进成果,包括印度人的数学(所谓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人所创),中国人的四大发明。
    
    在人类文明的混合阶段,欧洲处于它历史上最黑暗的中世纪,封建腐朽的天主教权钳制住欧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欧人对世界,甚至他们祖上的古希腊文明一无所知。不过,欧洲人是北欧诸蛮族的后代,他们出现在历史上就只认得基督教,这也就难怪他了。
    
    欧洲的文艺复兴直接受到阿拉伯文明的催发,它将创造历史上最大也最有影响力的文明:统合文明。

夷夏纵横谈之七:古朴文明-人类文明的神话期

 

神话阶段的文明也叫古朴文明,大致等同于青铜时代,典型文明(civilisation type)是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文明(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和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的创始有乌鲁克文化(-3500-3100)为代表,主要文明产品是车轮,陶轮,扶犁等,楔形文字的系统化并普遍使用于不同的社会领域,《吉尔伽美什史诗》起源于苏美尔时代(-2800-2400),已经有上古大洪水的记载,阿卡德王国(-2371-2191)和古巴比伦王国(-2000-1594)是苏美尔城邦文化的继承者。

 

埃及早王朝第一王朝的缔建者美尼斯(Manes,-3100)被考古学家视为与有文物依据的纳尔迈(纳尔迈的调色版)是同一人。他大概已征服了埃及北方,埃及圣书字在那时形成。埃及文明经过了古王国(-2686-2181),中王国(-2040-1786)和新王国(-1570-1085)的发展。

 

与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同期的世界各地的文明(civilisation groupe)有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化(-2400-1800)和早期吠陀时代(-1500-900),爱琴海的克尔特文化(-2600-1400)和迈锡尼文明(-1600-1200),他们分别创造了线形文字A和B。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就是由迈锡尼人发动的。

 

中国文明的古朴阶段是夏商文明(-2200-1123),但中国,印度和爱琴海的文明的成就是无法和两河与埃及文明相比拟的。

 

第一批古代文明的起始时期有先后,发展情况不同,文明成就也不一。

但到耶元前1200-1000前全部衰亡。这一历史分界线是铁器的出现导致青铜文明的衰落,也是世界民族大迁徙的时代。

埃及新王朝在海上民族的数次入侵后一蹶不振,进入后埃及时代(-1085-525),利比亚人,努比亚人,舍易斯人先后入主埃及直至-525年埃及全境波斯化。

 

-1198年,赫梯帝国为海上民族所灭。

-1150年,加喜特人统治的巴比伦王国为埃兰人所灭。

-1084年,古亚述帝国为阿美尼亚人所灭。

 

赫梯,加喜特巴比伦和古亚述是古巴比伦王国在-1594年覆灭后两河流域的三大霸主,他们彼此互合交攻三四百年,有时也和埃及争霸,他们的先后覆灭使这块人类文明的策源地沉寂了两三百年。

-1280年,以迈锡尼为首的希腊城邦获得特洛伊战争的胜利,但自己也元气大伤,北方的多利安人逐渐南下,迈锡尼文明于-1150年终于毁灭。但多利安人并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爱琴文明又回到了原始时代,这就是希腊文明诞生前的黑暗时代,又叫荷马时代(-1100-800),《荷马史诗》在这期间逐渐形成。

 

-2000-1500年,印欧亚利安人(与多利安人同族)进入伊朗高原及印度河流域。

-1122年,周人翦灭商朝。

 

一般认为,耶元前一千年左右,希腊,埃及,两河流域都处于一个混乱黑暗的时期,而印度的吠陀文化,中国的周文化,和巴勒斯坦的犹太文化相对发达,但这只是一个历史假象,因为印度的早期吠陀时代(-1500-900),中国的西周(-1123-771),犹太族的士师时代(-1200-1040)和王国时代(-1040-930)只能算是一个文献发达的时代,《书经》,《吠陀》和《圣经》中大量的作品都经过后人的编撰,整理,润色,修改或者再创造。

 

长达两千多年的上古文明留给后人很多令人遐想的传说和伟大的文史作品,但它们仍然很原始,缺乏系统的思想,《圣经》,《吠陀》和《书经》都只能算是人类文明第二期的作品,文明的第二期是真正的古典文明,不但古,而且成为后世的典范。

 

两千年的发展,无数个王国帝国兴盛衰亡,每一个帝国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了文明发展的八个阶段:创始(震),发展(离),融合(兑),统合(乾),综合(巽),衰落(坎),停顿(艮)和解体(坤),但从整个人类文明史看来,这还不过是人类文明的开创期即神话阶段,古朴的青铜文明衰落了,人类将在几百年的沉默中准备他第二个文明周期:古典文明,自然哲学的文明,思想的文明。

 

古典文明的三个主要代表是古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的战国秦汉文明,文明的巨擘则是苏格拉底,佛陀和孔子。

 

古朴文明的文明理念凝结在物质性的文明产品中,传说中的七大奇迹都是人类对神的赞美和膜拜,而古典文明 产品是思想,是人的觉醒。

 

人类文明古典期的第一个帝国是新亚述帝国(-883-612),虽然赫梯人在几百年前就能锻造铁器,但却是亚述人率先在农耕和军事方面普及使用,凭籍着经济和军事上和优势,亚述人建立了一个横跨亚非,从波斯湾到尼罗河的庞大帝国,他们是以武立国的,对被征服地区竭泽而渔,没有什么文化建树,所以很快就在历史上消失了。

 

波斯帝国的兴起是一个历史奇观,从居鲁士二世(Cyrus II,-559-528)立国到大流士一世(Darios I,-522-486)登基短短数十年,波斯经历了别的民族国家需要上千年才能完成的城邦——霸国——帝国的过渡,囊括了两河流域,埃及,和印度河上游三个文明中心,并冲击到第四个文明中心希腊的边缘,希波战争持续近两个世纪,以波斯帝国完全并入亚历山大帝国(-330年)告终。

 

波斯帝国疆域广阔,民族众多,语言纷杂,经济基础却十分薄弱,并且是以落后的游牧民族统治先进的农耕文明,这种情况类似于后来的蒙古游牧帝国统治先进的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一样,不但国运不长,而且,被统治民族的反击会让统治民族亡国亡种。但波斯帝国将西亚北非的上古文明统统埋葬,为后来的希腊文明能在该地确立扫清了障碍,并为他们留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制度(行省制,驿道,铸币和赋税制度等)。

 

西亚北非的上古文明唯一的文化余孽是犹太文化,犹太文化是人类文明第一期古朴文明的结晶,融汇了两河文明和埃及文明的成果(创世说,洪水说,一神论等),并将之系统化,绝对化,最后宣称:全部真理统统在《旧约圣经》中。

夷夏纵横之八: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古典文明(上)
 
上古古朴文明在几度辉煌后沉寂了,外族入侵又给以致命的打击,世界沉入了黑匣。但正如黑暗孕育黎明一样,文明新生命的诞生也需要经历艰辛的“十月怀胎”,这明胎暗结,有时需要等待数百年。
    一般说来,黑暗期越长,文明的准备也就越充分。这种准备主要表现在新民族的孕育和诞生。因为,文明和文化不一样,文化的传承依靠知识分子的抱残守缺,守住对历史的记忆,而文明的主体是民族,他还必须是一个全新的民族。
    
    上古文明的诞生肯定是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先民在世界各地不断迁徙的结果。同样,古典文明的出现也与三千年前的民族大迁徙有关。
    
    仍是部落联盟制的多利安人南下希腊,摧毁了当地已有发达国家形态却已老迈的迈锡尼文明,为原住民注入了强劲新鲜的民族血液,并带来了铁器。以后的三四百年就是多利安诸族与爱琴海诸国之间种族和文化的交融期,直至阿哥斯,斯巴达,雅典等新的国家(城邦)的诞生。
    
    进入伊朗高原后的亚利安人长期保持他们的游牧生活方式,直到耶元前六七百年才在两河流域的末世文明的影响下渐渐形成国家(波斯,米底等),印度河流域的亚利安人形成国家最晚,因为在他们于耶元前1500年进入该地时,印度原住民的城市国家已经衰亡,但吠陀文化不一定是亚利安人独有的文化,很有可能是亚利安传统和印度原住民文化融合的结果。
    
    这种外来民族和当地民族间的文化交融过程有点类似于情人之间谈恋爱,充满了猜疑,试探,迁就,疏远,制造麻烦,甚至会有危机和暴力出现,更象上古母族社会时男方的“从女居”或者后世的“倒插门”。但外来一方为了站稳脚跟或者站稳了脚跟后,他会对原来那方家族,人民,国家或文化进行改造。改造的结果就是新种族,新体制,新文化的诞生。
    
    并不是所有文化之间都能做到水乳交融的,最初一般是征服与反征服,外来文化比较年轻,有旺盛的民族生命力,倾向于征服,但文化较落后,至少看起来落后,原住民文化如果更落后,它会被吃掉,如果它先进的话,它已经在从事征服了,如果它在被人征服,那表明它的文化或文明正在衰落,衰落的原因是文明内部机制的老化,在外力的打击下,它会进行改革,但文明衰落期的改革成效不大,多以悲剧收场,只是让文明苟延残喘罢了。
    但如果原住民文明底蕴十分深厚,而强大的入侵者却数量有限,后者很有可能会被前者同化,与原住民一起走向衰落,这就是有的文明衰落期特别漫长的缘故。
    
    不同文化间的交融需要很长时间,而人类古典文明的酝酿基本上用了三四百年,这是因为古时候的国家大都小国寡民,地广人稀,古希腊早期,印度后吠陀时代和中国西周的的城市国家其实只是一些文化孤岛而已,城中住的是贵族和自由民(国人),城郊则是耕种民(野人)或奴隶,而郊外大部分地区包括山林(古时候森林覆盖率远远超过今日)都居住着蛮人部族。
    
    古时候的国指的是城市(city),国民就是公民,自由民(citizen),中国古称国人,西周末年的“国人暴动”是贵族和自由民对逐渐走向中央集权的王族的反抗,“国人暴动”后短期的“周召共和”其实是恢复了以前的王族和贵族的共和制,由此可见,中国的西周和古希腊早期以及古罗马早期采取了基本相同的共和制。
  
   《周官》中的九卿由周人担任,但并非由周王任命,而是由成周与宗周的大家族推选,而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则由诸侯中的元老担任,这就是周公,召公等名为诸侯,却留在中央为宰的缘故,后世说周朝爵位五等(公侯伯子男)是可笑的,自始至终,周王未曾封过一个诸侯为公的,秦楚不必说了,他们都被儒者贬为子,齐(姜太公)是开国第一功臣,鲁是周公的封国,晋也是武王爱弟的封国,都只封了个侯(公只是封国内臣民对其君主的尊称)。
    侯等于后,也是王的意思,比王差一点,上古的后不是王后或皇后,而是王,比如后羿就是王羿的意思,但诸侯的侯不可以称王,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只有能进入中央名列三公的诸侯可以称公,这公在古希腊或古罗马就等同于执政官,是贵族中的贵族,公跟王也只差一步,公可以写做KONG ,王在英语中就是KING,在日尔曼语中写作KONIG。
 
    回过头来说野人,野人在古汉语中仅指郊野之人就是乡下人,从事孔夫子所鄙视的劳力之人,是COUNTRY(法语写作PAYSAN=英语的PEASANT)。
    
    COUNTRY的词义由郊野变成国家是城市文明扩张的结果,但野蛮人就住在郊外的山林之中,野蛮人英语作SAVAGE,法语作SAUVAGE,都源于拉丁语的SILVA树林,他们其实和文明人杂居在一起,占据城市和城市间的大片土地,随时会因为缺乏生活资料而大肆进攻和掠夺城市,西周就是灭亡在杂居于文明区域的野蛮人手中。
    文明与野蛮在那时还没有明确的疆域分野,基本上一出城就是下野了,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下野,被放逐,就是逐出城外,与乡下人呆在一起。
    不过,野与蛮还是有区别的。野与文明对比,只是鄙俗,蛮则是与文明的对立。
   
    文明的扩张就是城市文明对城外野人,继而是山林的蛮人,最后是域外的荒蛮民族的一步一步的同化过程。
    
    人类文明的古典期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哲学阶段,中国,印度和希腊成为世界的中心。
    
    作为征服者,周人的礼法和封建,亚利安人在印度的婆罗门种姓制以及希腊城邦早期的贵族政治都脱胎于原始的氏族贵族制度,在系统化和等级化后被用来控制被征服民族的有效制度,这一制度专制并且僵化,对旧贵族贬斥和镇压是无情的,因此,大部分殷人被排除在社会主体以外,连土地都不能拥有,就只能做生意了,所以在中国做生意的就叫商人,在“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中排在末位,而排在第三位的工,原本是商王朝的工匠和艺师,由于周人文化和技术都比商人落后,所以必须借助他们,但匠师们仍然不能构成独立的社会阶层。
    
    周公建立了一套详尽的礼法和官僚制度(周礼与周官),巩固了周人对中原的统治,为平武庚之叛不惜诛杀放逐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并作成周(洛邑)以集中管理殷之顽民,然后东征夷人,夷人是商人的盟邦,可能参与武庚叛乱并收留大批意图复辟的前商贵族王公,失败后四散逃亡,王子武庚禄父北奔,可能回到商人的老家燕北,有的则出海了,海上也是夷人的老家,据说有一部分商人辗转到了美洲,创造了美洲最早的文化——奥尔美克文化(civilisation olmeque,今墨西哥一带,此说有待考证)。
    
    古希腊城邦早期的贵族政治和印度的种姓制的确立也是出于对当地原居民的压制,在古希腊失去权势和土地的原居民就沦为奴隶,在印度,亚利安人的敌对者就沦为贱民首陀罗,但希腊,印度和周人的贵族专政在强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的侧重。
    
    古希腊是典型的奴隶制,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也随之发达起来,人口增多,土地不够分配,大奴隶主又巧取豪夺,有时候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希图另辟蹊径,海外殖民成为抒解城邦内部矛盾的最佳选择,再者,希腊诸城邦大多数面临海,岛小地狭,这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古希腊人开阔的视野,冒险的精神,他们注重对物质世界的了解,文明基本上是外向型的,是海洋文明。
    
    相对来说,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是大河文明,印度文明源于印度河与恒河,中国文明源于黄河和长江,印度的两河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中国的两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青藏高原,不同的是印度人一抬头就看到终年积雪的巍巍高山,那山上就是众神的所在,而中国人大概在近一个世纪才知道此山的存在,江河的源头自古以来更是众说纷纭,只知道长江黄河奔腾于华夏大地,源远流长,因此,印度文明是大河文明的山地派,中国文明是大河文明的平原派。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古希腊文明注重目的,印度文明注重源头,中国文明注重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古希腊文明是方法论的,印度文明强调思辨,而中国文明对历史情有独钟的原因。

夷夏纵横谈之六:劫灰与大九州

 

汉武帝为平南越而开凿昆明池以教习水军,挖掘到异物,遍示诸臣却无人能识,就召问东方朔,朔曰:此乃劫灰。

《说文解字》:劫,人欲去而以力止之。但劫灰却并非匪人劫财杀人后放火销赃留下的灰,而是一个文明甚至整个宇宙在周期性毁灭后残余的阴影。

据说,已有五十亿年历史的太阳正值鼎盛之年,再过五六十亿年,它将自身的能量焚烧殆尽后,其外圈将散作星云,内核则变成一颗白矮星,并最终都化为星际死灰。

这就是劫灰的意义。劫是梵语KALPA(劫波)的译音,根据印度传统,宇宙处于不断的生灭过程中,一劫就是宇宙一次扩张和一次收缩,几百万或几千亿年说不准,不过,刚好抵得上梵天大神婆罗门的一昼夜。

 

《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说: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

印度人将宇宙的生成毁灭看作梵天的起作休息,这正是他们思辨精神的体现,而中国人将乾坤的变动当成普通人开门关门一样简单,怪不得他们要说:盈天地者,易也。

易是变易,也是简易。这是中国人实践理性最形象的说法。

 

东方朔当然读过《易经》,但佛经或者婆罗门经典就很难说了。不过,他是齐人,齐国的各种怪诞不经的学说和书籍多如牛毛,很多都是秘密的学问,庄子就引用过《齐谐》中鲲鹏海运的典故来说明宇宙的闳大,与东方朔同时的方士李少君,少翁和栾大都名扬京师,拜将封侯,汉武帝封禅泰山时,“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

但都没有灵验的,这些人的下场也可想而知,远远地不及他们的先辈驺衍老先生。

 

驺衍老先生的书当然也都被秦始皇给焚掉了(象他这样一年到头奔走七国,遍交诸侯,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很有可能对秦王嬴政身世的来龙去脉也有内幕消息的人的书怎么能不被焚掉呢?不信,请看《寻秦记》),只有司马迁还记录了一些:驺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禹之九州一般指中原一带,最多也不过一百万平方公里,大致是明清以来中国疆域的九分之一,是小九州,以河南为其中,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文明产品为河图洛书。东方的海岱文化(先齐文化)与河洛文化合流最早,后羿和虞舜都是东夷海岱民族迁入中原的部族首领,南方的江汉文化(先楚文化)和东南的吴越文化要等到春秋战国时才与中国合流。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北逐匈奴,南定诸越(包括粤),将中国的疆域扩大到今日的一半左右,汉定西域,匈奴内附,置十二州,汉代是中华文明的鼎盛期,将秦始皇的政治统一提升到文化统一的高度,但长城以北以及青藏地区仍属化外,而西域的殖民政策没有得到始终的贯彻。这种情况即使在八百年后大唐全盛期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现代中国的疆域和现代中国的民族组成(回藏满蒙汉)是在元明清三代逐渐形成的。

如果加上外蒙,日韩以及中南半岛等国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儒教文化圈,确切一点,应该叫儒释文化圈。这么大的区域才够得上世界的九分之一,为大九州之一州,名赤县神州,或者根据佛经叫东胜神州。

 

我想佛家所谓天下四大部洲当指欧亚大陆,东胜神州为东亚儒释文化圈,南瞻部洲即印度文化圈,西牛贺洲当然是欧洲,是天主教文化圈,北俱芦洲以前是游牧民族的势力范围今日为俄罗斯及东正教文化区域,这里我们还必须加上地处四大部洲中间的伊斯兰教文化圈,如果在加上南美,北美,非洲和南奥地区,刚好合为大九州。

 

驺衍的大九州说使当时的王公大人茫然若失,不知所措,却完全符合当今的世界地理学,如果不是后人跑过去告诉他的话(比如说项少龙),那一定是前人传下来的。据说,《山海经》中《海外》五经和《大荒》四经,说的就是大九州各州的地形物产,民俗风情和传说。

驺老先生当是从夷人那里学到得这些知识,齐人本就是夷人,夷者,齐也。中国东部地势平夷,该地的居民因此自称夷人,夷字从大从弓,这弓就是夷人发明的,而且他们都是有名的射手,后羿就是证明,这是他们的武功,他们的文化也不比夏人逊色,有大舜王为证,所以,华夏之人对夷人是另眼相看的,他们将四方民族都视作虫兽,惟独夷人例外。蛮,闽从虫,羌从羊,戎为犬戎,翟为鸟,狄从犬等。

 

文明如孔子,也想去九夷居住,又说:“道不行,乘桴游于海。”这海上,可能是夷人的先祖之地,所以孔子要去拜会。夷字从大从弓,大弓可能也指大舟,弓舟字同形,义相近,皆为以近及远之物,一者猎物以自养,一者载物以通有无,刳木为舟,剡木可为弓箭。在西方语言中,弓与舟更是同源(ARK),挪亚方舟(Noah’s ark) 就是挪亚之弓。

 

夷人也许是太平洋上乘大舟而来的移民。太平就是夷。

相传远古时代太平洋中有古大陆存在,不知什么原因陆沉了,只剩下复活岛上几尊巨型翁仲以特别的礼仪朝天发叹。

无独有偶,西方的大西洋(Atlantic)也有古大陆沉没,这沉没的古大陆就叫亚特兰大岛(Atlantide),亚特兰大的传说是由柏拉图(-428-348)转述三百年前雅典大法官梭罗于-571-561年间游历埃及时舍易斯(第二十六王朝)神庙祭司对梭罗的教导:“你们希腊人还太年轻,没有什么传统,也缺乏历史知识,你们只记得人类最后一次的灭顶之灾,而世界却不知被毁灭过多少回了。”

 

的确,希腊神话和圣经神话都只有一次洪水的记载,挪亚因为是义人而免遭洪灾,希腊的挪亚Deucalion是因为他父亲普罗米修斯Promethus预先警示过他宙斯毁灭人类的计划,普罗米修斯一直为人类向宙斯争取权利,不但从天庭盗了火种,又教导人类将好肉留给自己果腹而祭祀时只将兽皮裹些兽骨与内脏焚烧以糊弄诸神。

所以,犹太人和后来的基督徒都宣扬道义,信奉服从,而希腊人和欧洲人倾向于争取权利,瞒天过海,偷梁换柱的手段也看成是英雄本色。

 

中国人信道义,也讲策略,但更注重实干,所以,火是燧人氏钻木取出来的,而水也要靠大禹“每日孳孳”地去疏导。

印度人是因为一条神鱼向摩奴透露了世界将要毁灭的消息,摩奴和七位贤人带上各类动物和种子乘船才逃过此劫,不过,根据传说,他已经是第七位摩奴了,他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创建者,为此,他编定了新的宗教,社会和伦理法规,就是《摩奴法典》。

并且,世界的全面更新还需要七位摩奴。

 

因此,人类的劫难还没有结束。人类文明之火是怎样穿越历史的隧道,又将如何传承下去呢?

神话太飘渺了,哲学太深奥了,宗教过多地背离人性,科学又太注重物理。

但它们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人类文明的第一阶段就是神话阶段,第二阶段是哲学(自然哲学)阶段,第三阶段是宗教阶段,第四阶段是科学阶段,现在,人类的文明已经处于第五阶段,是什么阶段呢?或许可以命名为信息阶段。